设计名家丨张锦秋的新唐风丨镌刻民族建筑的魂脉
张锦秋,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36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1954—1960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2—1964被选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其间,主持设计了许多有影响的工程项目。由于张锦秋的早期研究课题是与绘画、文学交融的中国古典园林,她所处的创作环境是有三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都西安,多年来,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
这位作为陕西人都认识的大佬,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临潼华清池公园,陕西省体育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可以说这位大师造就了如今的长安。
张锦秋:唤醒中华建筑魂
1936年10月,金秋季节,她在“锦官城”成都呱呱坠地,长辈取名为“张锦秋”。
这个名字正好对应着叙事的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哪知道多年以后,张锦秋真的成了个“人物”。
从1987年至今,她一直担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1年,她获得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她荣获梁思成建筑奖;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评选中,她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上有名……
对于这些荣誉,张锦秋不太在意。“建筑师就是个服务行业,不必看得那么高。”说话时,她带着一丝微笑,慈祥,谦和。谈及开心处,她掩面大笑,发出“真逗”、“特逗”的感慨,和蔼亲切,一见如故。
她的办公室里除了书就是花草,离西安北城墙只几步之遥。城墙维系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魂魄,而张锦秋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心血,设计出一座座雄壮秀美、质朴舒适的建筑作品,和城墙一并呵护着西安,传承着中华建筑的千年文脉。
大师身言教 徜徉清华园
梁思成对她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
1954年,张锦秋如愿迈进清华大学校门,就读于建筑系,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术泰斗梁思成先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张锦秋总是怀着仰慕的心情,远远地看着这位整个建筑系的学术领袖与精神领袖。一旦跨入他的门下,张锦秋发现,这是一位平和、亲切、儒雅的前辈。就是这样一个温馨的所在,为师者侃侃而谈,求学者洗耳恭听。梁思成言行的点点滴滴,张锦秋铭刻在心。
张锦秋参加了建筑历史教研组的古建筑考察活动,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后又到无锡、苏州、杭州、扬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园林,“我彻底为之倾倒,中国古典园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时隔将近50载岁月,张锦秋回忆起中国传统园林给她带来的震撼,还兴奋不已,感慨系之。
在她的心目中,梁思成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他的热情关怀,他的渊博知识,对专业真挚的感情,继承发扬祖国建筑传统的雄心壮志,对于鼓励我们年轻一代热爱专业、树立良好的学风和为祖国的建筑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和梁思成一样让她深受感染的,还有莫宗江先生。
让张锦秋情定中国园林的两次考察活动,领队正是莫宗江。“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 建筑大师梁思成
↑左一莫宗江,左二林徽因,左三梁思成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考工记》中的文字为中国传统建筑订立了一个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程泰宁曾这样评价张锦秋的设计作品:作品风格鲜明、成熟到位,是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范。她的作品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结合迈出的一大步。
作为一名建筑师,张锦秋和古都西安的情愫水乳交融。中华民族盛世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于此,达千年之久。这里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至今保存着的完整遗址、重要古迹向世人述说着古都的光辉历史;当今的西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科技、经济、旅游等迅猛发展,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这片古今交融、新旧相辉的土地正是张锦秋进行建筑创作的广阔背景。
在高扬起新唐风理念的同时,张锦秋一直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之路。她认为,有一个几十年来始终存在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提高到理论高度上加以阐释,以解决传统建筑文化的自我认同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是一项领域广阔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渐进的积累过程。张锦秋在建筑创作中始终坚持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路:于建筑的环境、意境、尺度中体现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的精髓;于功能、材料、技术上体现现代建筑的需求。
那么接下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张锦秋的长安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陕西省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
唐代芙蓉园遗址并无遗迹留存,为避免被用作商业开发,于是根据文献资料记载,翻着资料建起新的园林, 于2002年开始建设大唐芙蓉园,2004年落成,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对外开放。大唐芙蓉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2011年1月17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