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达之歌”:一代律政俏佳人的传奇人生
她不畏强手、侠骨柔情,将荧幕上的法律梦想落地于现实;
她辩口利辞、逻辑严谨,一次次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她蕙质兰心、坚毅果敢,将专长化为光和热,对陷在泥泞的弱者施出援手;
她柔软温润,将文学的浪漫融入诗意的生活。
春日和煦的蓝湖郡,院里的紫藤热烈地攀沿着高大的棕榈,鸟语花香,鱼翔浅底,菜园青悠。
/ 蓝湖郡实拍 /
在一个阳光明媚,茗茶飘香的上午,速晨君终于见到了重庆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全国优秀律师——徐丽霞。
/ 全国优秀律师徐丽霞 /
1
一部电影改变了文学青年的梦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青春时期的徐丽霞热烈、浪漫、激情洋溢,脑子里全是文学青年的梦。她梦想用文艺的笔触,将生活和经历点滴纪录,刻画成篇。
但一部电影,改变了她的人生。
从70、80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会对一部印度电影印象深刻。
《流浪者》映出后,全国轰动。这部旷世巨作,启迪和教化一代代人对家庭、对社会及法律的认识与思考。
/ 《流浪者》海报/
徐丽霞便是其一。
她最爱的,是那位披着一肩黑发,闪动着一双坚毅、智慧、善良、美丽大眼睛的女律师——"丽达"。
她羡慕和敬佩丽达的睿智、大气、善辩,也为丽达作为律师的专业和正义所折服。
没错,她想成为中国版“丽达”。自此,律师梦在她心里扎了根。
说干就干。高考志愿的填报,徐丽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有着“政法界的黄埔军校”之称的西南政法大学。
/ 大学时期的徐丽霞/ / 大学时期的徐丽霞/
1986年,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徐丽霞被分配到重庆医科大学任法律教师。
那时的她刚走上讲台,就可以从容自信地为学生讲学法律。当然,她除了给本校学生讲法律课外,还要给重医附一院、附二院和儿童医院的医生讲授《民法通则》等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这份工作在当时旁人看来,非常不错。
但她仍忘不了魂牵梦绕在脑海里的“丽达”,忘不了自己的律师梦,想要离实战更近。
一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市司法局,被安排到市司法局下属重庆市第二律师事务所,并很快考取律师资格,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律师。
刚做律师的三、四年间,她办得最多的是刑事案件。她瘦小的身躯天天穿行在这座大城市的人流中,赶乘拥挤的公共汽车,去调查,找证据,到看守所见被告,到法院查阅案件材料、出庭辩护…
但她很确定:“越是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越喜欢!”
一直到1999年,徐丽霞自立门户,将年轻时候的梦想“丽达”,化为律政IP,丽达律师事务所就此诞生。
2
一串串教科书级的律政典范
“我希望支配你行为的,将是心灵的启示,而不是利益的驱使,记住,无私才能无畏。”
和徐丽霞说这句话的,是她曾经的一位老师。
这句话让她铭记,且在日后的律政生涯里,她也坚持如此。
1
温暖的法律援助
法律,其实很温暖。
80年代末90年代初,重庆发生了一宗影响之大的恶性伤人事件:某区县上重庆主城打工女孩,被某两路口火车站开小面面馆的老板雇佣,但老板因为家中昂贵的貂毛大衣被偷、进而怀疑偷盗为该女孩所为,对其施行暴力,用舂辣椒的棒子将女孩的腿打得青紫,更恶劣地用熨斗烫伤了女孩的脸。
无助的女孩向妇联和媒体寻求帮助,想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时妇联和法制报出面,向当时徐丽霞所在的重庆第二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援助,将女孩带到了时任法制报法律援助专栏的首席法律顾问徐丽霞面前。
面对女孩受伤的脸和心灵的伤口,施暴者竟只赔偿医疗费,而后续的治疗和整容恢复等费用一律拒绝。
面对施暴者的冷漠和无理,徐丽霞在法庭据理力争,丝毫不退却,只为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其主张得到了法官和旁听的支持。
这场在渝中区人民法院进行的法律援助,最终以受伤女孩的胜诉、雇主愿意支付医疗费和续医费、整容费等,而获得了好的结果。
同时,徐丽霞更是推动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教人们用法律手段保护妇女等弱势群体。
2
惊险却轰动的破产案
选择做法律人,就是选择面对各种矛盾与风险。
饶是做好心理准备的徐丽霞,在想起2005年经手的重庆特钢厂(重庆特殊钢厂)破产案的情形,也是阵阵后怕。
在处理特钢厂破产案之前,徐丽霞已经拥有许多丰富破产管理的经验,比如1992年重庆针织总厂这起全国最大的国企破产案件,徐丽霞就是债权人主席的代理人。
但特钢厂破产案,显然更凶险万分。
上世纪60年代,沙坪坝最出名的两座兵工厂,其一就是有“十里钢城”之称的重庆特钢厂。这座跨越100年的“西南工业之母”,因为时代更迭和技术、管理等落后多方原因夹击之下,在资不抵债10年后,无法支撑,走向破产。
2005年,特钢厂破产,成为全市最大的整体性破产案,超5万名职工面临下岗失业。
那时候,这些职工一家三代都在厂里工作,如果厂破产了,于他们而言,如同天塌。无法接受这一局面的职工们将怒气对准了企业、债务人代表、清算组和法务组。
就在开庭前两天晚上,负责这次案件的法务部的一位兼职律师,本要在两天后出庭,但却听闻晚上一位和他长得相像的人被人打了。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这位律师决定不出庭。
所里领导叫来徐丽霞:“你去吧!”
那时候临危受命的徐丽霞,初生牛犊不怕虎,欣然接受这份任务艰巨的安排,担任破产企业代表出庭。
徐丽霞永远忘不了开庭当天,在特钢厂大礼堂现场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横幅和血书,上面全是职工们拒绝破产的铮铮字眼。
开庭结束后,审判长担忧地一再提出请法警送徐丽霞出去:“你不知道情况有多危险,我们都不敢在法院开庭。”
的确,车开出去老远,后面涌上来的全是密密麻麻的职工们,他们拥簇着、怒吼着,无法冷静接受厂子破产的结果;而厂里的一批年轻人,却对这位女律师为企业认真负责核查资产、争取权利的工作精神表达了由衷的敬佩。
时至今日,徐丽霞对于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但她从不后悔。
这份工作本就意味着众多矛盾,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有勇气面对这一切矛盾。
一位律师的职业操守和底线,就是要坚持一切都在法律的框架下推进每件案子,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3
创纪录的重整案
如今,作为重庆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和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破产与清算法律服务中心的总负责人,徐丽霞和丽达律所在业内有口皆碑。
2021年,丽达所担任破产管理人的“北汽银翔、北汽幻速破产重案”,荣获重庆破产法庭、重庆市律师协会十大经典案例。北汽银翔幻速破产重整成功,不仅挽救了一个企业,维护了一个汽车行业在重庆的生存发展,也彰显了丽达团队的实力。
这个案子,要求徐丽霞团队,要站在很中立的角度,同时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
这个案件最难之处在于:要在很短的时间要对申报的众多债权进行确认。
而法院给律所确认债权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同时,这个案子的工作非常繁琐复杂,包括但不限于:
最初的申报债权150亿,都要接收申报再进行债权审核;徐丽霞团队还要引进投资人,保护投资人的权益,拟重整计划草案等,严格把控重整计划草案是否合理。
尤其是债权审核,丝毫不敢出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案子的进度,不仅要审核清楚,还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审核、认定。
丽达律所一直做破产重整案做得早、还做得久,是目前重庆拥有很大破产重整团队的律所。当时北汽重组团队80多人,丽达就派出40多人。
这135天,整个团队天天熬更守夜。为了提高效率,就在现场办公。
那个企业所在位置有点偏,周边也没有吃的,企业也无法提供正常的餐食,团队只有自带干粮,应付充饥。
那时候的徐丽霞经常跑合川,那时候胃不好,昼夜颠倒。以至于后来发展到走到那个方向,条件反射胃绞痛。
经过团队的努力,去年1月,北汽银翔得以重整成功,各方利益也得到了兼顾。
如今的丽达律所,在徐丽霞的带领下,在破产管理人业务、政府法律顾问业务、金融证券业务、房地产业务、公司类及企业改制业务、职务犯罪案件等领域都有建树;丽达律所也成为系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一级破产管理人、重庆市国资委法律顾问团成员等。律所多名律师拥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3
一路生花的人生
如今,徐丽霞的律师梦,已经慢慢开花结果。
这些年,徐丽霞一直坚持对职业、对当事人的忠诚。她对自己要求:必须对人负责,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在意别人的感受。
因为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是别人的人生。1%的失误,就是别人99%的伤害或灾难。关于委托人合理的诉求,一旦受理,必须全力以赴。
徐丽霞回顾自己这30多年的律政人生,将法律的梦想,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像丽达一样,做大律师,打赢每场官司;让自己内心强大,与当事人共命运!
第二个阶段:仔细审度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方向,因为太了解诉讼的艰辛、漫长而复杂、高成本的,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当事人(委托人)保驾护航,进而避免官司诉讼。同时防患于未然,尽量在诉源阶段就不要产生隐患;
第三个阶段:在徐丽霞看来,人到世上是有使命和责任的,感谢时代给予机会,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要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丽达律所至今仍保留了法律援助部门;徐丽霞及其律所也经常进行各种社会公益爱心活动。)
同时,要培养更多的法律界优秀的接班人,帮助年轻人,实现年轻人的法律梦想。
细细想来,支撑徐丽霞能够走到今天的,有三条座右铭:
只要给我机会,我就要做到最好!记得别人的好,找机会去报答,很幸运一路走来有很多的好朋友帮助,拥有感恩的心才能走得长远;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学会断舍离;要做摆渡人,成就年轻人;要慢慢淡下来,回归生活的状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懂得给予。
4
在花香中实现儿时的文学梦想
速晨君问徐丽霞:那法律梦和文学梦二者可以兼得吗?年轻时候的文学梦,你放弃了吗?
徐丽霞莞尔一笑:“我没有放弃,我还可以去追求和感受。”
“我的同理心、共情能力很强,我一直在用文学的情怀去做很刚的事情,所以我能感知和理解那些法律基础之上的复杂的人性的因素。”
“事实上,我从未放弃我的文学梦:文学追求真善美,法律追求公平正义,也一样需要真实和良知的支撑,这两者有许多的一致。”
她喜欢旅游,喜欢自驾,喜欢在旅途中遇见不同的自己、体验不同的心情,让灵魂和身体保持在路上;
她依旧热爱文学,不时地写下游记诗歌,或有一群热爱文学的朋友,可以交流文学心得;
她能安静地阅读,在《瓦尔登湖》等各种不同的书里,度过静谧的时光;
她偶尔也会喝茶购物,在一个案子胜诉后奖赏一下辛劳的自己;
她也浪漫,会在每个重要的节日里,充满仪式感地自己给自己订上一束花,学会取悦自己;
她热爱现在的生活,坚持有规律地作息,最喜欢在清晨早早起床,打一套第九套广播体操和八段锦,然后在蓝湖郡园区的鸟语花香里,或慢跑,或走路半小时,当然,还得听半个小时最喜欢的音乐。
/ 蓝湖郡实拍 /
接下来的日子,徐丽霞想要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在往后的静谧时光里,将她这半生的经历风雨和经验用文字慢慢整理。
徐丽霞是“老龙民”了,在龙湖已经住了20多年。
90年代搬进龙湖南苑,一住就是10年。10年后,徐丽霞和南苑的邻居们又一起搬进了蓝湖郡。
/ 蓝湖郡实拍 /
在徐丽霞看来,龙湖的理念很好:回家就是度假的开始。不管是房子的保值增值、地段、工作人员、安保等,龙湖都做得不错。
在这里,徐丽霞也交到了一帮好邻居,互相问候、帮助、传递温暖。
尤其是物业。连续10多年,在给物业的评价上,都打了最满意。有了问题,物业都能做到及时报修。
这么多年,物业对于蓝湖郡的保养做得也挺好。
/ 蓝湖郡实拍 /
徐丽霞告诉速晨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没有搬家的打算。因为可以在这里静下来看书和休整。”
徐丽霞理想中的房子和生活一直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蓝湖郡实拍 /
她想要的,是都市里的一方净土和“世外桃源”。
/ 徐丽霞的菜园子 /
她对龙湖期待,希望龙湖能继续提升和改进,把“善待你一生”作为龙湖一直不变的初衷。
/ 蓝湖郡实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