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丨运动中手臂如何摆臂
文章概要:人们在走路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摆动手臂,这是我们身体的本能反应,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正确的摆臂动作有助于将中长跑的成绩进行提高,进而能够对身体跑步时的水平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行提高。
中长跑的距离较长,需要运动员靠一定的体力来支撑,但是只有体能是不够的,相应的技术也很重要,其中正确的摆臂动作也能为中长跑运动加分。
关键词:摆臂动作中长跑运动
摆臂动作是我们在跑步训练中容易忽略的一个技巧,没有利用好摆臂动作对中长跑运动的帮助,使得中长跑的成绩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在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对摆臂技巧的训练,以提高跑步成绩。
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的重要性
第一,增强后置力量
好的摆臂技巧会大大增加起跑时脚后祗的力量,有助于起跑时速度的提升与后期体力的保持。如果在起跑时没有摆臂的动作,而只是单单依靠脚蹬地,则无法将腿部的力量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对最终的跑步成绩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从物理力学进行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跑步时双臂后摆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此时这个作用力作用到人身体上就会成为一个推力,进而增加跑步时的加速度。
第二,保持人体在跑步过程中的平稳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平衡系统在跑步的过程中随着脚步的变大和频率的加快,身体很容易失去平衡,如果要想保持身体平衡。
就应该相应的将摆臂的动作相应的进行加大,在速度变快的同时又能保持身体的平稳,大大增加了跑步的安全性。
第三,摆臂动作能够增加运动员跑步的速度
我们前面了解了基于物理的原理摆动双臂可以让身体保持平衡,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我们刻意的加大摆臂的幅度和速度,就会使大腿抬高,同时加快步伐。
同时,前后进行摆臂还可以使人的重心发生变化,避免重心变化频繁,容易使人摔倒,进而减少能量损耗,保持体力。
正确的摆臂动作
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双拳应该轻握,食指放于拇指下面,大小臂弯屈约90度,两手放松手肘不受外力影响下自然弯曲。同时以肩膀为轴前后进行摆,前摆时手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幅要适当,动作要柔和协调。
当手臂与身体处于垂直状态时肘关节的角度也要相应地进行扩大,这样可以充分地让肌肉进行放松。
有针对性地进行摆臂动作的练习
要想正确地掌握摆臂动作,单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实际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需要运动员多次进行练习,让肌肉形成记忆,让身体能够在平常的跑步中自然而然的完成摆臂动作,这样运动员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跑步过程中体能的保存上面。
针对性的摆臂动作训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练习拉橡皮筋。这个是锻炼运动员的双臂抵抗力,帮助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双臂能够更好地克服阻力。
第二,手握哑铃练习。这里的手握哑铃的练习不同于健身房的举哑铃,健身房更侧重于对臂力的训练,我们这里的手握哑铃强调的是摆臂动作的练习,这种练习是没有负荷的,同时还能高效率的帮助运动员加快最大的摆臂速度。
结语
正确的摆臂动作对提高运动员的中长跑成绩十分有效,不仅能够维持运动员在跑步时的平衡性,避免运动员跌倒,还能够加快运动员的跑步速度。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运动员的摆臂动作进行规范,将运动员的摆臂练习强度进行加大,同时教练也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对运动员的摆臂动作加以指导,这样的话才能使摆臂动作在中长跑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丛琳琳《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26期,摆臂动作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对策
【2】郭进有《保山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对跑步运动中摆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