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飞虎:因结肠癌病逝,葬礼亲友痛哭,遗孀戴辉瑶的坚持让人泪目
上海的孙家可谓是文化世家,孙飞虎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父亲任职美国海关,母亲为贤淑慈母,家教甚严。幼时的孙飞虎性格乖巧听话,深得父母喜爱。
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姐姐,下有妹妹。
孙飞虎自幼好学,小学成绩名列前茅。升入上海中学后,他逐渐对表演产生浓厚兴趣,萌发了投身影视圈的志向。
1960年,19岁的孙飞虎高中毕业,怀揣梦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大学四年,孙飞虎刻苦钻研表演知识和技巧。每日清晨抱着剧本朗读,每周末跟着导师模仿表演。夜间也常在校园图书馆查阅表演方面的典籍,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看好他前程的老师和同学无不对他赞誉有加。
1964年,孙飞虎大学毕业后根据政策被分配到了贵州省话剧团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依旧满怀激情,誓要在话剧界闯出一片天地。
这就是孙飞虎求学及入行的开始。
1972年,贵州话剧团来了一批新人,其中就有一位名叫戴辉瑶的女孩子。她比孙飞虎小上整整12岁,是湖北籍。
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戴辉瑶顺利通过结业考核,获得了留团发展的机会。
孙飞虎这时已是话剧团的老戏骨。他被安排带着新人演出第一部作品《枫树湾》。为确保戏码完美呈现,他经常耐心指导戴辉瑶的表演技巧。
工作之余也会带她外出用膳,送她回家。两人在频繁接触中渐生情愫。
1976年,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婚后的戴辉瑶放弃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期间为孙飞虎诞下两子。
孙飞虎则一心扑在演艺事业上,希冀有朝一日成名。这就是孙飞虎与心爱女子邂逅结为连理之后的故事。
1981年,孙飞虎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电影《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这是一部由多位明星和资深导演共同参与的大制作电影。
孙飞虎起初对能出演这样重要的历史角色感到惶恐,毕竟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与蒋公相识。
但是机会难得,他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个角色。为了完美演绎,孙飞虎事前对有关蒋介石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研读,深入剖析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他模仿蒋的神态语言,将一个传奇领袖重现于银幕。最终孙飞虎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博得了空前成功,他的“蒋介石”也获得各界一致赞誉。观众们被他惟妙惟肖的演技打动,纷纷表示“此后再无蒋介石”。
从此孙飞虎声名鹊起,奠定实力派演员的地位,踏上了通往成功的不归路。
随着孙飞虎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适合扮演那个经典角色——蒋介石。银发爬上鬓角,容颜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精神奕奕。
1999年,在完成人生中最后一次“蒋介石”之后,58岁的他决定正式和这个伴自己成名的角色说再见。
告别经典,开启新的征程。鉴于孙飞虎在话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上均有出色表现,导演们纷纷启用他出演更加丰富多彩的角色。
他成功塑造了从英明政治家到市井小民的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就连普通角色,也在他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晚年的孙老师依然敬业热情,对每一个角色都异常用心。他的演技不因岁月流逝而有丝毫衰减,继续在影视圈发光发热。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孙飞虎在2013年被确诊患上了罕见的结肠癌。他马上接受了手术治疗,复原情况一度让家人松了口气。
但是好景不长,癌细胞很快复发并扩散到肝脏等多个器官。医生诊断他的情况已是晚期,无法治愈。
在医院病床上,病重的孙飞虎心中充满不舍。他还有太多的演艺理想没有实现,太多的角色没有完美演绎。2014年11月的一天,抗癌之路走到尽头的他,在家人的抚慰声中闭上了眼睛,杜鹃已停歌枯干。
丧礼当日,前来悼念的众人无不悲痛。孙飞虎的妻子戴辉瑶泣不成声,女儿儿子也痛哭失声。与孙飞虎共事过的演员朋友们纷纷前来送最后一程,场面令人扼腕。
就这样这位权威的“蒋介石先生”于73岁壮年时刻销声匿迹,永远离开了这个尘世。
时光荏苒,自孙飞虎病逝至今已9年有余。这些年来,妻子戴辉瑶始终对他念念不忘。她会定期去公墓打理丈夫的墓地,单膝跪地上香祭奠,面带温柔的笑容与夫君诉说这些年发生的大事。
每逢重要节日,戴辉瑶也会准备丈夫生前最爱吃的食物供奉墓前。
两个子女随着年岁渐长,也会经常陪伴悲痛欲绝的老母亲一同前往父亲的墓前祭扫悼念。他们孝顺的扶持令戴辉瑶倍感欣慰。
孙飞虎的逝世给这个家庭带来无尽悲伤,但妻儿之间的相互扶持守望,也成为他们互相慰藉的力量源泉。
对孙飞虎的思念远不止家人而已。很多影迷至今难忘他在银幕上惟妙惟肖的“蒋介石”,继续热捧他生前的杰作。
网友们也纷纷在评论区表达哀思,缅怀这位华语电影界的奠基人。可以说,孙飞虎的精神永远活在他的作品与钟爱他的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