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史上第四任哈里发阿里
阿里.本.艾比.塔利卜出身于麦加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其父艾布.塔利卜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伯父。正是阿里的父亲将从小失去父母、祖父的先知穆罕穆抚养长大。
阿里大约比先知穆罕穆德小30岁左右。
当古莱什人遭遇灾荒时,先知看到伯父家子女众多、生活艰难,主动收养了阿里。阿里从小同先知生活在一起,他在《古兰经》的教导、熏陶下,在伊斯兰家庭中长大的,熟知《古兰经》、一生遵循《古兰经》的教诲。
第四任哈里发阿里
公元624年(伊历2年),阿里同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结婚。这样一来,阿里既是先知的堂弟、也是先知的养子、又是先知的女婿,更是师生关系。可以说阿里是先知家族中血缘最近、关系最密切、最亲人的人之一了。
公元622年9月,在先知迁徙的那天晚上,麦加古莱什部落人包围了先知的家。阿里穿着先知的衣服,睡在先知的床上,替身舍命救先知,掩护先知离开麦加。三天后,阿里也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在穆罕默德领导的历次重大战役中,阿里冲锋陷阵,屡建战功,被誉为“安拉的雄狮”。
公元656年6月17日(伊历35年12月18日),穆斯林起义暴徒们杀害了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奥斯曼遇害后,大多数穆斯林推举阿里为第四任哈里发。
图片来源网络
阿里执政不到5年,从公元656年6月17日到661年1月28日(伊历35年12月18日—40年9月21日),面临内讧爆发生了多场战争。
1、骆驼之战:
听到奥斯曼被杀的消息,正在麦加朝觐的圣妻阿伊莎,立即返回麦地那,号召穆斯林们为奥斯曼报仇。由圣妻、先知同伴泰勒哈、祖拜尔组织的联合力量对抗阿里,这是伊斯兰历史上第一次内战。公元656年12月8日(伊历36年6月16日),在伊拉克巴士拉附近,经过两个回合的较量,泰勒哈、祖拜尔战死,圣母阿伊莎的坐骑骆驼被射为刺猬,她被阿里拖下战场,最终她去了麦加直至去世。
图片来源网络
2、隋芬之战:
叙利亚地方长官穆阿维叶是哈里发奥斯曼的侄儿,他高举叔叔的血衣给众人作演讲,叙利亚人群情激愤,誓死要为奥斯曼报仇。穆阿维叶和叙利亚人不肯向阿里宣誓效忠,他们认为,阿里应该首先惩处杀害奥斯曼的凶手,他们才向他宣誓效忠。
阿里决心以战斗方式解决与叙利亚人的问题。公元657年(伊历36年),在叙利亚边境幼发拉底河畔的隋芬,阿里从伊拉克库法派出军队迎战叙利亚穆阿维叶双方在隋芬进行关键性决战,阿里占了上风,但就在制胜关键时候,穆阿维叶让军队在矛枪上挑着《古兰经》上战场,高呼“让安拉裁决”,要求停止战斗,举行和谈。阿里为避免亵渎神圣的经典,同意停战接受仲裁,三个月后双方谈判失败,阿里回到库法。
隋芬在叙利亚边境幼发拉底河畔
3、纳赫拉万之战。
阿里队伍中的主战派,在隋芬之战中不同意停战、仲裁,开始反叛阿里,从阿里队伍中出走,组成哈瓦利吉派(出走者),这些人还亵渎《古兰经》,手段残忍地乱杀无辜。于是,阿里率军与哈瓦利吉派作战,战争发生在公元658年7月17日(伊历38年2月9日),战斗惨烈,除十人逃跑外,参战的哈瓦利吉派们全部阵亡。
4、失去埃及希贾兹等地区。
穆阿维叶利用阿里军队发生分裂的机会,派阿穆尔.本.阿斯率军占领了埃及。在阿里牺牲的那一年,穆阿维叶又派巴萨尔.本.艾比.艾尔塔率军占领希贾兹地区现在沙特阿拉伯希贾兹(阿拉伯半岛西部)和也门地区。
5、迁都。
阿里的支持者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距叙利亚较近,利于出兵攻打叙利亚。阿里决定将首都从麦地那迁往伊拉克库法。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就此转移到阿拉伯半岛之外。
图片来源网络
阿里受命于危难之刻,死于内忧外患动乱之时。
纳赫拉万之战给哈瓦利吉派留下了难以恢复的创伤,逃跑的几个人发誓要杀害阿里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在一个准备做礼拜的晚上,他们埋伏在清真寺外,当阿里走出清真寺 一边走一边喊:“众人呀!礼拜的时间到了”时,突然剑光在门口一闪,哈瓦利吉派成员用抹了毒液的剑砍向阿里额头,毒剑刺伤了阿里的脑膜。公元661年1月28日(伊历40年9月21日),阿里被刺三天后逝世。享年约六十三岁。
穆阿维叶为替叔叔奥斯曼报仇,起来反对奥斯曼继位者阿里,从此引发了延续至今的伊斯兰教的分裂。
伊斯兰内部最重要的分歧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绝大多数穆斯林是逊尼派(先知圣行的跟随者),约占87%。大约13%的穆斯林是什叶派(阿里的跟随者)。哈瓦利吉派(那些既反对阿里又反对穆阿维耶当哈里发的人一直很少)。
伊斯兰史上正统四大哈里发
阿里的被杀结束了正统四大阿里发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