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说金庸23:耶律齐到底叛变了没?
看金庸,评金庸,小心说金庸。
今天开始,要评一位本来很冷门,但最近几年突然变得很热门的人物——耶律齐。
这位耶律齐很值得评一评,因为在他身上有很多谜团,完全够资格开一个系列,比如到《神雕》后期,他的武力达到了什么水平?还有,在争夺丐帮帮主的时候,他和霍都的武力谁强?为什么耶律齐给人感觉武力进步得很慢?为什么降龙十八掌他只学会了十五掌?还有,就是一个网上流传很广的问题:耶律齐到底叛变了没?
在后面连续几篇的耶律齐系列中,我将深入解读以上几个问题,请大家保持关注,绝对值得期待。(下面就是一条令人期待的分割线)
本来耶律齐在《神雕》中只是一个普通配角,在《神雕》中他的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如果要拍影视剧,耶律齐的角色大概只能排到“男配5”、“男配6”这样的顺序。
港版的耶律齐
看来看去还是大陆版的耶律齐比较帅
但最近几年,耶律齐的名声一下子起来了,因为网上流行一种“耶律齐叛变”的说法,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搜一下。我也饶有兴趣地看了看,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典型的“阴谋论”和“有罪推定”。
比如,有一个证据说耶律齐是蒙古人,他的父亲耶律楚材官至蒙古宰相。但耶律楚材早已被蒙古皇后害死,耶律齐也已跟从郭靖多年。在《神雕》第三十六回“献礼祝寿”中,耶律齐就亲口说起过:
耶律齐恨恨的道:“先君楚材公被蒙古皇后下毒害死,先兄耶律晋为当今蒙古皇帝所杀,小可与蒙古暴君,实有不共戴天之仇。”
也有人说了,这只是耶律齐的一面之词,当时为了争夺丐帮帮主,肯定要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已。
那如果照这样说的话,真正隐藏在襄阳城深处的蒙古奸细,你们肯定想不到,这个人就是郭靖!
为什么?因为郭靖原本就是蒙古的金刀驸马,出生在蒙古大草原,从小生长在蒙古部落,对蒙古拥有深厚的感情,还帮助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后来为了让成吉思汗延年益寿,介绍丘处机真人为成吉思汗传授长寿秘诀,然而天佑大宋,成吉思汗长寿不成,一命呜呼,但为了颠覆大宋,故意装作背叛蒙古,潜入大宋内部,盗取我大宋国宝《武穆遗书》,以协助守卫边疆为名,掌握了我大宋边疆防御的重要机密。
他名义上的师傅是江南七怪,其实是哲别,小时候甚至不惜性命,从豹子口中救下了成吉思汗的公主,为了当上蒙古驸马,年纪这么小就已经急于表现到这种程度,这样的人,你们觉得他会为大宋卖命吗?
大宋政府任命的襄阳前线总指挥是吕文德,但其实襄阳城的实际总指挥已经变成了郭靖,朝廷官派的政府官员早已被郭靖架空,大家想想,多危险啊!
不知各位是否记得,在襄阳城攻防最激烈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位蒙古武士向着郭靖下跪?这人死战到最后一刻,如此勇武,居然看到郭靖就下跪了,并且口称郭靖为“金刀驸马”,而郭靖居然也没有杀掉这个人,还把他放回去了,这就是郭靖通敌的罪证!
在他们两人交流对话中,郭靖其实已经把襄阳城的防御机要和内心图谋传递给了这名武士,他们用蒙古语交流,郭靖讲着旁边人都听不懂的蒙古语,他是什么用意?而那人回去后,立刻就向忽必烈通报了,而忽必烈为了掩人耳目,立刻将此人杀死,大阴谋啊!
在此人回去之后,郭靖立刻以解救大小武为名,堂而皇之的去见忽必烈了,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郭大侠,您别瞪我,我只是根据“耶律齐叛变论”的思路推导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郭靖防守襄阳表现那么积极,而忽必烈也没有立刻拿下襄阳城,这里其实隐藏着一个惊天大阴谋,此中缘由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下一篇再和大家详说。(大家有兴趣继续听吗?)
所以,按照某些人创造出的“耶律齐背叛论”的观点,那郭靖成为内奸的可能性要比耶律齐大得多得多!
什么叫“阴谋论”,这就是阴谋论。
“阴谋论”一定是伴随着“有罪推定”的,也就是先定下阴谋基调,先定罪,然后再罗织罪证,强按在某人的身上,也不管证据合理不合理,证据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反正拉出来就是一条罪证。
“耶律齐背叛论”还有一条证据,就是后来忽必烈为耶律楚材平反了。
其实,“忽必烈为耶律楚材平反”之事无论是在《神雕侠侣》还是在《倚天屠龙记》中都根本没有出现过。我们评论金庸作品,还是应该以原著为准。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然而,这真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吗?问题就在这里,历史上并没有“忽必烈为耶律楚材平反”的事情!
历史上,耶律楚材确实是被当时的蒙古皇后乃马真后逼死的,当然,是不是如《神雕》中所说,被皇后毒死的倒不一定,有可能是自杀,更有可能是抑郁而死。而耶律楚材死后,乃马真后名义上也给了一点安抚,并且按耶律楚材的遗愿让他和夫人葬在一起。
乃马真后在历史上就类似韦小宝口中的那种“死太后”,政治不行作妖一流,耶律楚材在当时的名望很大,所以耶律楚材之死蒙古人都很看不下去,但史书上记载给耶律楚材平反追赠的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追赠耶律楚材为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而元文宗是元朝第八位皇帝,耶律楚材死于1244年,忽必烈于1260年即位大汗,死于1294年,《元史》上没有任何忽必烈为耶律楚材平反的记载,而所谓耶律楚材的平反要到1330年了,当中时间谁都不挨着谁。
所以,“忽必烈为耶律楚材平反”是假新闻。
这是假的,我美国总统都看不下去啦!!
这也是“阴谋论”中的一种常用手法,歪曲证据,曲解证据。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好多网友并不一定熟悉这些历史,然后他们就似有似无的添加一些所谓的证据,把别人带到他们设下的“有罪推定”中。
我一贯坚持,评金庸必须要以金庸原著为根本,就是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历史资料当然可以参考一下,但不能成为主要证据,否则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耶律齐这个人,包括他的哥哥耶律晋也是没有的。历史上记载耶律楚材长子叫耶律铉,次子叫耶律铸。所以评金庸不能一会儿历史,一会儿原著,一会儿再弄出个影视剧,那就全乱了。
耶律楚材像
这里再说一下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在窝阔台时期被任命为中书令,也就是相当于宰相,而且身材高大,美髯宏声,成吉思汗曾称呼他为“长髯人”。
耶律楚材是历史上的名相,文学修养相当高。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耶律楚材的书法。
耶律楚材书法《送刘满诗卷》
耶律楚材祠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岸,与夫人合葬。而耶律楚材的夫人苏氏,据说是苏东坡的后代,有趣吧?
耶律楚材祠
我们再来说回耶律齐。
耶律齐究竟有没有叛变呢?
应该这样说,在金庸原著中,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观点,那种生拉硬套的证据不算。这一点是可以很明确的。
其实,在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中,曾经提到过丐帮的帮主叫“耶律渊如”。
俞莲舟见他背上负了六只布袋,心想这是丐帮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这种卑污行迳来?何况丐帮素来行事仁义,他们帮主耶律渊如又和大师哥宋远桥是极好的朋友,这事可真奇了。(连载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一回“恩怨缠绵”)
从合理角度推断,耶律渊如很有可能是耶律齐的后代,如果耶律齐叛变了,丐帮绝不可能拥立他的后代为帮主。
当然,连载版中的耶律渊如在三联版中被删掉了,否则的话,后面又冒出个的史火龙,说史火龙二十年前练功走火入魔,把帮务交给几大长老后就养伤去了,史火龙和耶律渊如之间的时间线是对不上的。
所以,把耶律渊如这个人物删掉是对的。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金大侠在创作射雕三部曲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让耶律齐叛变,所以在字里行间也根本不可能埋下什么耶律齐叛变的伏笔。
其实,在神雕中,金大侠在描写耶律齐这个人物形象时,是非常正面的。
杨过当时教了完颜萍三招,要骗得耶律齐使用左手,也就是一招抓住耶律齐右手,另一招自己抹脖子,逼得耶律齐非要用左手去解救。当时杨过非常自信,
杨过道:“这三招万无一失,若不收效,我跟你磕头。”
结果杨过这种损招非常管用,
耶律齐一怔,完颜萍不等他会过意来,立时一招“云横秦岭”削去,待他侧身闪避,斗地伸出左手,“枯藤缠树”,已抓住他右手,自己右手回转,横刀猛往颈中抹去。
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之间,耶律齐心中转了几转:“定须救她?但她是在骗我用左手,我一使上左手,这条命就是交给她了。大丈夫死则死耳,岂能见死不救?”
其实,在完颜萍使出三招之前,陆无双已经事先在门外点破了,但原文这样描写:
本来这法子已然不灵,但耶律齐慷慨豪侠,明知这一出手相救,乃是自舍性命,危急之际竟然还是伸出左手,在完颜萍右腕上一挡,手腕翻处,夺过了她的柳叶刀来。
(以上几处均摘自《神雕侠侣》第十回“少年英侠”)
这里金老先生对耶律齐用了“慷慨豪侠”,“大丈夫死则死耳”这样正面描述的字句,岂是一个内心阴暗,背叛家人,背叛朋友的宵小之人。
原著中,耶律齐一直以阳光、正面、讲义气、有担当的印象示人
在第三十七回“三世恩怨”中,耶律齐虽被何师我使诈打下擂台,但看到一众人等围住何师我时,仍然上去帮忙。金老先生又用了非常正面的语句来描写耶律齐
耶律齐虽给何师我使诈击下高台,但他已立志承继岳母的大业,决为丐帮出力,眼见何师我给达尔巴逼得手忙脚乱,大声喝道:“何兄勿慌,我来助你!”
此时,耶律齐并不知道何师我是霍都假扮,只把他当作前来争夺帮主位子的丐帮弟兄,“他已立志承继岳母的大业,决为丐帮出力”,所以毅然上前协助丐帮兄弟,当然这个丐帮兄弟是假冒的,但也反映出耶律齐胸襟宽广,讲义气,有担当。
到了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之时,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督战,猛攻襄阳。为解局势危急,阻碍蒙古兵攻城的速度,耶律齐主动请缨,率领4千精兵冒着危险出城拒敌,即使被两万敌军精锐围住,仍然死战不退。
突然蒙古军三声炮响,左右两个万人队包抄上来,将耶律齐所领的四千人围在核心。
……但见宋军阵势不乱,以一当十,高呼酣战,黑暗中刀光映着火把,有如千万条银蛇闪动,真乃好一场大战!
后面,在解救郭襄之时,所率三百来人更是被千余蒙古兵围住,形势危在旦夕,最后多亏杨过把他救了出来,但即使被救,仍然不忘自己带领出来的兄弟,
耶律齐喘了口气,说道:“杨兄弟,多谢你相救,只是我尚有部属被围,义不能独生,我要跟他们死在一起。”
而当杨过冲向蒙古大汗蒙哥的时候,耶律齐不顾自己刚刚从敌阵中被解救出来,毅然决然跟了上去
耶律齐吃了一惊,心想蒙古大汗亲临前敌,定然防卫极严,精兵猛将,多在左右,自己这百余人冲了过去,岂非白白送死?但想自己这条命是杨过救的,真所谓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他要到哪里,便跟到哪里,何必多言?
(以上内容均摘自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
看到这里,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为保卫大宋不惜自己性命的形象,怎么会是叛徒和卧底呢?在襄阳大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几次出生入死,即使陷入绝境也没有任何反叛投降的迹象,难不成做卧底做得太投入连命都不要了?
所以,综合上面各种证据,可以很明确地讲,在原著中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耶律齐叛变了,相反,他在各处原文中所展现出来的形象都是非常正面光辉的。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耶律齐叛变论”是假的,只有一种基于阴谋论下的开脑洞而已,当然这个脑洞开得挺大,倒也给了我一些借鉴的作用。下面对于耶律齐身上其它更多谜团的解开,我也尝试用开脑洞的方法,跳出书外,找到一些别开生面的答案。
当然,由于耶律齐只是一个配角,在主角杨过面前,他只是个陪衬,虽然出道时定位很高,但他和耶律燕、完颜萍的出现,最大作用就是为了给郭芙和大小武找到终身的伴侣。
在襄阳大战解救郭襄时,是杨过打死金轮法王,救下了郭襄,而耶律齐自己反被身陷重围,倒要郭芙向杨过求救。
杨过叫道:“郭大姑娘,你向我磕三个响头,我便去救你丈夫出来。”(《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
当杨过击杀蒙古大汗蒙哥的时候,耶律齐也在旁出力,杨过飞石击杀蒙哥,赢得万千欢呼,而耶律齐只得了个寂寞。
即使在最高光的争夺丐帮帮主之时,也是被霍都暗伤打下擂台,最后还是靠杨过事先巧妙布局,揭露霍都阴谋,这才坐上了丐帮帮主之位。
总之,耶律齐就应了“谁叫你是配角”的悲催。不过,对于耶律齐的人品,金大侠在原著中不断给予肯定,像杨过那种“你向我磕三个响头,我便去救你丈夫出来”这样的话,耶律齐是说不出口的。
配角嘛,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主角的正面形象
当然,我们现在有另外一个问题要解决——为什么总感觉耶律齐武力进步不大呢?
另外,在争夺丐帮帮主之时,如果我们抛开其它各种场外因素,单论武力,霍都和耶律齐谁更强?
下一篇文章,请大家继续关注《小心说金庸24:争夺丐帮帮主之位,霍都vs耶律齐之武力分析》
最后,放一张解救郭襄的插画,大家一起回忆当年看武侠书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