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被子后有“太阳味”,是因为螨虫被烤焦了?科学家:太阳的功劳
人们好似都十分的喜爱晒被子,尤其喜爱刚晒过的被子上的味道,只要闻到“太阳味”好似一天的疲惫都能清扫干净。
但这时却有人说,这不是太阳的味道,而是被子上螨虫被烤焦的味道,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都知道被子会滋生很多的细菌,甚至长期不清洗晾晒,会生出螨虫,于是每当天气好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晒被子。
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好似从小便被灌输了一种思想,那就是要经常晒被子,当代大学生甚至还因为晒被子发生过诸多的好笑事件。
论当代大学生是怎样晒被子的
因为当时的学生都太过执着于晒被子,竟然直接逼的校长多次修改,有关于在校内晒被子的校规,这些大学生到底为了晒被子,都做出了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呢?
在学校门口,有一个象征着惩奸除恶的雕像,但在学生将被子铺在雕像上时,整个雕像的画风逐渐变得有些有辱斯文。
看到校门口的雕像竟然呈现出如此的姿态,校长十分的气愤,当即便约谈了这位在雕塑上晒被子的同学。
对此,这位同学也只能表示自己十分的无辜,毕竟在整个校园里,到处都是盖着被子聊天的“伟人们”,甚至还有一些怀里抱着娃娃的著名学者。
看到这里,校长不得不颁布了不允许在雕像上晒被子的校规,却没想到这群机灵古怪的大学生们,又想出了新的点子。
他们将自己的雨伞纷纷倒过来打开,将被子铺在上面,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将被子铺到草坪上晾晒,甚至为了害怕自己的“风水宝地”被他人抢占,直接躺在被子的下面,同自己的被子一起享受日光的沐浴。
当校园里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晾晒的时候,就会出现几个“人形晒被子衣架”,可以说对于晒被子这一点,大学生的执念很深。
那么问题又来了,晒被子真的可以彻底的将螨虫以及细菌完全的消除吗?
螨虫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对于螨虫的了解都十分的片面,认为螨虫就是一种微生物,其实不然,螨虫是这些微生物或者是生物的统称。
螨虫,一种蜱螨目节肢动物,又名菌虱。体型呈现椭圆或近似圆形,背部类似与昆虫一般微微隆起,颜色呈现乳白色或浅黄色。
一般的雌性螨虫都在0.3~0.5x0.25~0.4mm,雄性大小都在0.2~0.3x0.15~0.2mm,体型极小仅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
在生活中和我们常见的螨虫大致为尘螨、粉螨、蠕螨、疥螨等。
尘螨,一种蚍螨科、尘螨属的微型生物。而它也是诱发人类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且分布十分广泛。
粉螨属于蛛形纲真螨目粉螨总科的一种生物。而它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米蛘虫,可以说粉螨的存在让储藏的食物,在很多的时候都产生了质与量的损失。
对于粉螨的去除其实也十分简单,那便是在发现粉螨产生时,将其移到太阳下进行暴晒,切记在晒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次翻动物件,毕竟粉螨会跑到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进行藏身,而只有长时间的暴晒才能将其杀死。
对于一些不能移动的大物件,便要使用杀虫水进行喷洒以及擦拭,且其动作要多次重复,一定要将角落仔细擦拭干净,直到看不到粉螨的痕迹为止。
对于一些无法彻底消除干净的物品,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断舍离”,将其舍去,断掉粉螨的滋生源头。
蠕螨是一种真螨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节肢动物。与其他的螨虫相比,蠕形螨的致病度极低,且其感人人群却高达97.86%。
蠕形螨的危害主要在人类的免疫体系上,以及加重细菌的感染症状,而绝大多数的感染者也仅仅只是会有轻微的瘙痒感,或是爬虫感。
想要预防蠕形螨,就要少摄入糖分和油炸食品,多食用健康的蔬菜,还要多喝水,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力。
疥螨是一种真螨目疥螨科疥螨属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多寄生在人体皮肤较为柔软、或是薄弱的地方,会引起剧痒。
疥螨的致病作用在于,它会活动与挖掘隧道,前往被寄生宿主的角质层深处,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物。
一条雌性疥螨每天能挖掘0.5~5mm,但在其受精之后,每分钟就能爬行2.5cm,在此期间,也是宿主最容易感染的时期。
疥螨的传播和感染都与一个人是否讲卫生有关,所以想要预防疥螨,一定要做到“三勤”: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晒被子真的能杀死螨虫吗
寄生在被子上的螨虫——尘螨。
据统计,一条被子上的尘螨可以达到10万只,它们通常生活在被子的内部,或者是背阴的那一面,以人类脱落的皮屑为食。
它们通常喜欢呆在15—31摄氏度的温度下,以及不低于60%的湿度环境下生活,所以晒被子并不能将这些尘螨烤焦。
有实验研究曾表明,杀死螨虫需要达到55摄氏度的温度,而即使是在夏天的最高温度下,被子的温度也是达不到55摄氏度的,更不要说被子上残留的味道是尘螨的尸体味道。
除此之外,螨虫的体内80%是水,20%是蛋白质,如果是被高温烤死了,被子怎会散发出特有的清新味道?
难道蛋白质烧焦的味道不应该是一种焦糊的味道吗?
所以对于晒完被子后,被子上的特殊气味来自于螨虫尸体的说法,并不成立。
通过晒太阳虽然不能将尘螨晒死,但是却可以将被子的湿度降低,从而达到除湿的作用,来降低尘螨的繁衍。
除了高温可以消灭螨虫,另一种便是低温冷冻消除,据说在零下20摄氏度时,虫卵只能存活48—72小时,之后便会被消灭。
既然被子上的特殊气味并不来自与螨虫的尸体,那么它究竟又会是什么呢?
被子上味道的真相
在2020年,就曾有研究团队对被子上的特殊气味做过研究,他们准备了三块一模一样的毛巾,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保证毛巾上不含对实验结果产生印象的因素。
然后将毛巾分别晾晒在同一间屋子的不同位置,最后经研究表明,只有晾晒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的毛巾,才散发出特殊的味道。
为了确定这种味道到底是有什么因素产生的,研究团队又再次进行试验,最后得出,经过阳光直晒的毛巾,最终会产生碳氧化合物,如醛、酮和羧酸等,进而产生除了特殊的气味。
简单来说,就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子其中的一些物质,被分解成了新的物质,进而产生出大家口中的“阳光的味道”。
但这些新产生出来的物质会随着时间而消散,最终被子就变会了我们所熟悉的味道。
所以,为了预防螨虫的滋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卫生防范,而且更要注重加强自身免疫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