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卷烟税收:5毛的烟叶,9元的税,一包18元的卷烟中的秘密
在中国,烟草行业一直备受争议。最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揭示了烟草产业链中的关键信息。根据该报告,2020年,一包卷烟的加权平均零售价格为18.69元,同时还进一步剖析了一包卷烟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税收、成本和利润构成。
报告发现,一包烟的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65%)、增值税(24%)、附加税(10%)和烟叶税(1%)。这意味着消费税在烟草税收中占据了主要份额,其主要目的是调控烟草消费,减少烟民。全球约90%的国家对卷烟征收消费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在2020年就提到,控烟行动包括通过税收和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来提高控烟成效。因此,烟草消费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提高控烟效果。
报告的撰写者郑榕教授表示,尽管中国每包烟的税占比已经达到48.4%,但仍然存在提高税收的空间。报告指出,如果中国采用世卫组织所推荐的非价格控烟措施,那么为了实现“成人吸烟率降至20%”的目标,烟草税占比应提高到78%。然而,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烟草消费税税率并没有提高,而烟民的烟草支付能力却在增加。这意味着提高烟草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烟草价格,但近7年来,每包烟的零售价只涨了4.43元,烟民的“税痛感”并不显著。
烟草行业的成本和利润也备受关注。根据报告,一包烟的成本费用占总价的30%,利润占总价的20%。这意味着烟草行业每投入1元成本,能够获得0.61元的主营业务利润,远高于中央企业平均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报告还发现,一包烟的成本主要分布在生产环节(50%)和批发环节(32%),而零售和农业环节仅占8.5%。烟叶成本平均为0.52元,占总成本的9%。这导致了从业人员收入的差异,烟草公司的员工薪水要高于制造业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然而,烟农是烟草产业链中的最低利润群体。全国有100万户烟农,平均每户烟农从每一包烟中获得的毛收入仅为0.45元。这是因为烟叶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烟农几乎被绑定在这一产业上。烟草行业的成本和利润在过去几年内都经历了变化,但税收和利润的占比呈现对称结构,2015年的卷烟消费税调整导致税收占比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利润占比下降。
一位接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专家认为,单靠健康工具而不采用经济工具难以实现“到2030年成人吸烟率低于20%”的目标。控烟对国家经济具有成本效益,烟草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7%,治疗费用达到国家卫生部门预算的7%。相关研究显示,如果吸烟率降到20%,国家可以节省2000亿的医疗费用支出。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的副会长崔小波认为,提高烟草税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敏感度更高。因此,通过提高烟草税,可以减少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的购买行为,推动烟民结构的改变。
消费税改革也引起广泛讨论。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9年底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征求意见稿)》,消费税改革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环节征收的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以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二是调整存量部分核定基数,确保中央与地方的财力格局稳定。烟草制品的税收占比较大,因此消费税改革可能会首先对烟草制品产销产生直接影响。
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后移至商业环节,以增加“税痛感”并解决地方与税收收入不一致的问题,也成为可能的举措。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忧虑,因为基于地方税收收入的考虑,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刺激当地的卷烟消费,这可能会对消费税改革产生一定的干扰。
此外,烟草公司上缴的利税是否应纳入税占比的计算范畴一直存在争议,这也关系到提高消费税的可行性以及具体落地方案。
根据烟草行业的数据,郑榕教授的团队计算得出结论:2020年,一包烟的税占零售价格的比重(48.4%)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75%水平,也低于我国烟草税制和市场结构计算的理论税负水平54%。考虑到增值税全面下调,提高烟草消费税变得更为关键。
如果参照“健康中国2030年”的目标,即使税占比达到75%,也可能不足够。根据报告,要达到2030年将人吸烟率降至20%的目标,卷烟的平均价格要达到每包59元,比2020年增加43元,其中烟草税为48元,比2020年增加40元,消费税为36元,比2020年增加30元,2030年税占零售价格的比重为78%,比2020年增加24个百分点。
郑榕表示,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烟草税收将大幅增加,烟草消费税收入预计将增长273%,税收总额可达3.3万亿元,其中烟草消费税收入将增长236%。
然而,消费税改革不仅会影响税收,还可能对烟草行业的产销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消费税改革的具体实施还需要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文章,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