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第一庙--岱庙

泰山第一庙--岱庙

岱庙由遥参亭、遥参坊和岱庙组成,

岱庙本有上、中、下三处,上庙在岱顶,毁于民国间;中庙在溪谷口,毁于清代。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岱庙,是仅存的下庙。

岱庙位于泰城中,它像包在鸡蛋中的蛋黄一样,被视为泰安的核心。它那飞檐斗拱的角楼,辉光闪耀的一片片琉璃瓦建筑,在一片现代城市楼群中,显得那么古老和厚重,那么庄严与深邃。

岱庙的门。岱庙的门共有八个。南向五个,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叫“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叫“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叫“厚载”,又名“鲁瞻”。岱庙的门皆高大雄伟,方正开阔,尤其是正门——南门“正阳”,它位于岱庙中轴式建筑之南端,仿佛人之头颅,树之冠顶。登临其上,远可以尽览泰岱,近可以鸟瞰泰城。进得门来,沿中轴线往北,还有两道门,分别名曰“配天”、“仁安”。岱庙创建年代说法不一,但其建筑风格、群落部局却不给人以不协调和不统一感。很显然,它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国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的产物。它处处体现着皇权的威严、神权的不可侵犯和孔孟之道的统治地位。像庙里的“配天”门,便是取自“神配天地”之意,而“仁安”门,则是孔子语“天下仁义”之意。

时至解放前夕,泰安城墙还未被破坏的时候,你会看出来,这座岱庙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独特之处:一是它之硕大,它有160亩地的面积,远非其他庙宅所能及;它的北墙与泰安北城墙合二为一,岱庙北门即泰城北门。

天贶殿。岱庙是古泰城主建筑,而天贶殿又是岱庙的主建筑。虽然它初建的动机系出于宋神宗的个人崇拜,然而,它所体现的美的法则和建筑技艺,却令后人折服。站在它高高的台基上,可雄视整个庙宇。而且,早年透过各道门坊,可一直望见泰城南门。天贶殿古名“仁安”、“峻极”,民国年间改名“天贶”。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宫殿。殿内祀泰山神,其像几毁几塑,现在的“泰山神”系1984年重塑。国人自古信奉神灵,那是胜过宗教的一种“广谱”信仰,到了无神不成村,无神不成山的地步。自然,像泰山这样的“天下第一山”没有一尊像模像样的大神在此压阵还行?泰山神不只老百姓信奉,连历代皇帝也来祭祀封禅,顶礼膜拜。唐玄宗这位才子皇上便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代信神更笃,宋神宗又给加了“仁圣”二字,称作“天齐仁圣帝”。元世祖这位蒙古人也来大表忠心,加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嫌他的前朝同行们太罗嗦,来了个精兵简政,干脆改称其为“东岳泰山之神”。天贶殿壁画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壁画作品,它占满了东、北、西三面长长的墙壁,其图画之长——62米,人物之多——675个,都创造了古代绘画作品的纪录。壁画全称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宏篇巨幅,精工细作,其艺术魅力,令数代人叹服。

岱庙汉柏。岱庙东南角名之曰“汉柏院”,内有汉武帝亲植六株古柏,是世所罕见之物,虽经两千余年风雨剥蚀,但它仍有新芽绿枝抽出。你若置身于此,会作何感想呢?

岱庙丰碑。泰山有“露天书法博物馆”之称,岱庙中便有亘古绝伦的秦泰山刻石及汉衡方碑、张迁碑等。单说配天门东西两侧的宋宣和碑、宋祥符碑吧,宣和碑高9.25米,宽2.1米,仅驮碑的龟趺便有20余吨重,可谓碑中之最。它的正面楷书记载宋徽宗重修岱庙,碑阴则是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家的大字榜书“万代瞻仰”四字,它用笔遒劲,气势豪放,历代榜书爱好者都视之为楷模。而配天门西南的祥符碑,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碑文记述了宋皇封禅及兴修泰山神庙的情况,其碑虽较之宣和碑略小,但却丝毫不减其气势。

按照均衡、对称、严格、统一的布局原则,岱庙的中轴线两侧修有次要建筑,东有汉柏院、东御座、东道,、西有唐槐院、雨花道院。这些院落,各自独立,各有千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体。天贶殿的东西两侧是东庑与西庑。

岱庙经历了人间漫漫数千年的历史,屡有扩建和增修,近代史上又屡被毁坏占用。经过泰山管理机关和学者们的呼吁,几经努力,近年来经过清理和整修,又恢复和对外开放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唐槐院等。相信吧,新的时代里,岱庙将修旧如旧,永葆其作为泰山主建筑、主名胜之一的神圣魅力,让世人欣赏,万代瞻仰。

相关推荐

​雪中雄鹰,鹰击长空|26张鹰的壁纸

​雪中雄鹰,鹰击长空|26张鹰的壁纸

109

雪中雄鹰,鹰击长空|26张鹰的壁纸 在过去的分享中,友友们都非常喜欢鹰系列的壁纸。寒冬来临,分享一组刚制作的冬天雪中飞鹰壁纸。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是唐朝诗人白...

​枣庄大学城最新进展

​枣庄大学城最新进展

119

枣庄大学城最新进展 枣庄学院夜景 作为地处北京上海两极中心的枣庄市,被疯狂的老铁们亲切的称为“中京市”!为了成就大都市比肩北上广的雄伟蓝图,几届政府鞠躬尽瘁,可谓倾...

​破解了一梦,却丢了一命的大明奸臣周延儒

​破解了一梦,却丢了一命的大明奸臣周延儒

64

破解了一梦,却丢了一命的大明奸臣周延儒 1641年,在崇祯的圣旨到达前一日清晨,周延儒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到已故十年的妻子让他万万不可再赴京城为官。 梦中妻子苦口婆心地劝...